2015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重要的一年,也是落实“六五”普法任务的收官之年。北京教育系统2015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和两委中心工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法治教育与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学习法律知识与提升法治意识相结合,引导教育系统广大师生员工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全面完成“六五”普法规划任务,推进依法治教,提高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一、全面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提升首都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一)大力开展宪法教育。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牢固树立宪法意识,切实维护宪法权威,把宪法作为治教理校的根本行为准则。认真落实教育部深入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的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强化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教育,将依法治国的理念、原则作为加强和改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好“国家宪法日”教育,让宪法意识和宪法精神深入人心。
(二)完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坚持领导干部会前学法、中心组专题学法、专题研讨等学习制度,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自觉依法决策的能力,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认真落实我市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等单位印发的《北京市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学习办法》相关要求,编制两委一室领导干部2015年学法计划,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会前学法全年不少于4次,举办法治讲座不少于2次的要求,组织开展好两委一室第三期依法行政、依法治教培训班。
(三)积极探索推进法治人才培训机构创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全方位占领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加强高校法学基础理论研究,形成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改革培养方式,加强协调创新,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四)加强新媒体普法阵地建设。发挥新媒体覆盖面广、互动强等特点,研发法治微课堂、电子普法刊物、学法快乐营等栏目,办好北京市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资源网、北京数字学校等网络平台,打造学生学法乐园。加强《法治与校园》学生小记者队伍建设,提升编写品质,推广配送精品学生学法读物。加强与北京电视台《法治进行时》、《法制晚报》等新闻媒体单位合作,精编青少年自护案例,展示法治校园建设成效。积极参与全国青少年普法网建设。
二、深入推进“法律进学校”,进一步增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效
(一)强化法治教育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认真落实国家学生法制教育大纲要求,分学段细化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加快推进我市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内容的系统化和教材科学化建设。充实中小学模拟法庭教育资源,全面落实教育任务。加强高校大学生法律教师队伍建设,丰富高校课堂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推动以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培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主要内容的课堂教学改革,激发大学生法兴趣,打造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法律基础知识课。
(二)积极营造守法为荣的校园氛围。坚持讲法与立德相结合,要把法治教育作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把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等情况作为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的重要指标。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守法小卫士”身边榜样推选,弘扬法治精神,传递正能量。组织全市中小学生法治书画、童谣诵读系列活动,用中华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的法治内涵教育学生。继续举办全市第三届大学生法治微视频作品征集,着力打造一批展现大学生精神风貌,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法治精品。
(三)不断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形式。积极响应全市开展“千名律师以案释法讲座”大型系列活动的号召,围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劳动合同,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宣传,组织市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专业律师,开展律师“以案释法”走进中职学校校园普法宣讲。全面总结“青春船长法治启航”项目“六五”以来运行情况,建立完善高校与服务区县,中小学校对接机制,紧贴需要,创新法律服务形式和内容,提高覆盖面,不断优化大学生普法志愿服务水平。
三,全面落实法治教育任务,确保圆满完成“六五”普法规划
(一)建立健全“六五”普法工作机制。适时调整北京教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优化小组议事决策制度机制,明确各成员单位的普法目标和任务,充分发挥小组办公室组织、协调作用。综合全市教育系统各单位五年工作情况,结合“六五”期间教育系统普法年度工作要点,研究完善教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评估标准,确保普法工作评价客观全面,科学规范。
(二)组织开展“六五”普法检查验收。根据教育部法制办,市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及时安排教育系统“六五”普法检查验收工作。各高校,各区县教委,市教委直属单位,上半年对本单位“六五”普法工作进行自查,总结成效,查找不足,并于6月中旬,将自查报告上报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7月,两委将启动全面检查。
(三)及时总结推广先进典型和经验。认真总结“六五”普法工作成绩和经验,加大基层法治动态关注力度,组织“六五”法治教育“大家”谈,宣传法治实践工作成效。总结学法、讲法、用法好典型,编制“六五”普法工作成果集,推广“六五”普法创新经验,努力营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工作氛围。
四、加强普法工作基础建设,切实提高青少年法治教育科学化水平
(一)启动“七五”普法规划研究。总结教育系统“六五”普法规划完成情况,梳理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需要的有效教育模式,为编制“七五”普法规划提供实践和理论基础。开展“七五”教育系统普法规划研制,力求新规划呈现新思路、新要求、新举措、新发展。
(二)强化依法治教能力建设。围绕组织模拟法庭教育课、加强课程建设、教法创新等法治课教学实践,全面完成全市中小学“六五”法治教育骨干教师培训任务,积极参与全国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全员法治教育、中小学法治教育专任老师等专题培训班,提升教师依法施教和讲法释法能力。
(三)整合社会普法资源。加强教检、教法合作,拓展教育法律服务途径,丰富青少年法制教育形式,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广大青少年和教职工提供法律支持和保障。主动与公安、综合治理等机构、共青团组织、妇联、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部门机构加强沟通,建立法治教育宣传的协作机制。
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